从省城兰州向南穿过沈家岭过临洮,穿临夏,进入黑土地的藏区甘南首府合作,然后驱车颠簸79公里跌入狭长形的河谷,在一条不是太陡且稍长的缓慢坡地下行后,就到了临潭旧城。
临潭古称洮州,西晋惠帝时置洮阳县。南北朝天嘉二年于洮阳城首次设置洮州,明洪武四年于旧城置洮州军民千户所,十二年,西平侯沐英戡平十八族叛蕃,奉帝谕筑城于新城,升洮州军民千户所为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隶陕西都司。清乾隆十三年改洮州卫为洮州厅。1913年,改洮州厅为临潭县。沐英西征,带来了江南应天府一带的子弟兵,西陲战事完结,这些操着中国江南地区吴侬软语方言的兵士和迁徙来的眷属百姓,从此落地生根,按照兵营建制分发洮州各地,肩负守疆卫土责任的同时,一面屯耕开荒,一面休养生息。在经历连年战事的荒芜之后,在极其严酷的生态环境里逐渐褪掉南人的性情躯体,开始在虎视眈眈的原住民—— 骑马民族西番的包围里,成为具有先进文化和农耕理念的后来者而永远镇守在这最后的西陲荒地上……
西平王沐英系回族,为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重臣。其西征甘南十八族叛乱所带领的军士为汉族回族组成。当战事平定后的漫长生存时光里,江南富庶之地的一些民俗也会逐渐显现。在经历了艰苦环境的潜移默化改造之后,成为一种特殊的民俗风情,在特殊的时候流传至今。今天在临潭旧城举行的农历正月十五的万人“拔河”,临潭方言称为“扯绳”的民间活动,就是江南兵丁当时即兴发挥演绎,演变成为农耕百姓后所改造成的民间大欢娱传统活动。
写到这里我不禁搁笔疑问满腹?按照中国几千年所流传的正月十五闹花灯,显示封建王朝治国有道,普天同庆,与民同乐的玉树琼花、通宵笙歌的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观花灯。怎么到了这个偏僻遥远的洮州,就变异变味了呢?仔细看过历史和这里的地域及自然环境,就不再惊奇这里至今所保存流传的这种特异的民俗了。
面对正月十五料峭寒风中逐渐显现清明的一轮圆月,这些离家万里、思乡心切的军士眷属们,此时不知是何人一时兴起,互相扯绳竞博,然后众人呼应,随成盛事。再成为约定俗成的一种娱乐形式,作为正月十五元宵节西陲洮州闹花灯的特殊民间活动而得到流传。
从古时先民所创造于穷乡僻壤之乡的欢聚活动,再使其带上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流传六百余年而成为一种久传不衰的民间盛事。由大明王朝意气风发固守西陲疆域军士创造的“扯绳”,竟然促成这个边疆之地最为热闹红火的民间传统赛事。时至今日,这片高原藏地的居民们,在各种体育竞技成为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启发下。遂将宣传自己,让国人瞩目的民间活动纳入官方组织和宣传。至今成为中国最为浩大,人数众多的春节期间民间的体育盛事之一……
临潭旧城明洪武三年为洮州府衙所在地,由西平王沐英主持筑造府城。系最早的临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名曰旧城。以和离此六十里之外,洪武十二年新筑造的洮州新城区别。虽然后来洮州府衙设于新城,但是因旧城厚重的经济文化因素,中心依然以旧城为重。
临潭旧城地势南北走向,东有崔巍的东明山,西面有西凤山和陡坡山夹守。在这南北悠长,东西狭窄的河谷地带,在一条由北向南流入洮河的溪流边上,坐落着巍峨壮观,厚实高大的洮州城池。旧城城池民居密集,街巷狭窄,加之后来的名震西北乃至全国的茶马互市因骡马车队进城不便,遂设交易市场于洮州城外的西南门外,呈拐字形的通衡大道上。加之后来洮州战事平息,太平年景,长久以往,城外大道成了南北客商云集贸易的主要地区。反倒是城内冷清了许多。
凡是去临潭的都知道,从藏地草原北山方向的河川一致绵绵延向南,穿过旧城门外大道,尽头到达洮河。绵长近六十里的走廊已经给了旧城这个高原古城民族竞技活动的大场所。少了这个狭长地带的布局,万人攀扯的绳索无处安放,没有高原汉回藏三民族长期驭马奔腾,东进西出商贸劳作所练就的蛮壮体魄,就没有这万人竞技的“扯绳”活动。
记得小时候正月十五的扯绳,因没有电灯照明,一般在月下举行。人们先是吃饱十五夜的年饭,然后迫不及待地撂下饭碗往大街上飞跑。待赶到西门外大街上时。清冷的月光下,一条由数十条大麻绳拧成的粗大的绳索,安静地躺卧街中。小孩们矮小的个头在大人们中间挤来挤去,糊里糊涂地乱窜时,不是什么时候很突兀地响起呐喊,立刻有无数个快乐的成年人抱着粗大绳索,面红耳赤地喊叫着拼扯。从北向南的街道上,人群发疯似的呼喊着,跳跃着竞力。说来可笑,人们抱着绳索你挤我扛地忽而向北,忽而向南,也没人指挥,扯得没有力气时,就怀抱着绳索,坐在商铺的台阶上歇息。待气还没喘过来,不知什么人突然又怪叫一声,震天的狂吼又响彻云霄。待绳索沿着拐字形的大街向地处北方的西门窜去时,老少的那个疯狂难以言述……
此地有个不成文的传说,以北方为上街,南方为下街为竞赛两方。哪方赢了今年正月十五的扯绳,哪方的庄稼就丰收。而且北方上街又处于对己不利、地势上缓的上坡。下方南街位居对己很有利的下坡方向,应该说是地势优越。可是奇怪的是,大多时候都是上街赢。其实细细检查,原因很清楚;上街西门方向每年扯绳开始后会来许多北山草原上的藏民参与。他们体格强壮,年轻气盛,往往一个人力气敌过三四个农耕地区的人,所以有他们参与进来,上街虽然地势偏上,但是人往一处拥,劲往一处使,大多会胜。
从“文革”开始至八十年代初,临潭旧城正月十五民间的“扯绳”盛事停顿了十几年,到八十年代初,开始有人自发号召恢复扯绳活动。时间也延长到正月十四之夜开始,十六之夜结束。二天时间,万人空巷。“扯绳”的绳索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开始由纯粹的麻绳而过渡到钢丝绳。除过龙口结合处是麻绳外,其他都是两条分支的钢丝纤绳。冰冷坚硬,攀扯时稍不注意,手心的皮就会磨破。此时洮州临潭旧城民间“扯绳”活动,人数已过万。随着国内新闻媒体的关注报道,让世人知道了这个偏僻古城的扯绳赛事。自正月十四夜开始,在华灯照耀下,由政府部门组织,人群也是五花八门。穿藏袍的,头戴白色小圆帽的,服饰时髦现代的,把这高原小城的夜晚装扮的五颜六色。分界线在西门的街道,由此开始分为上下两方,双方绳索的结合处是粗麻绳拧成环形的“龙口”。串接组合的是一条坚硬青冈木或桦木削成的巨大梭子,一旦它把双方“龙口”串接成功,一声歇斯底里的呐喊犹如点燃了巨大的火药桶,所有的人都开始喊叫。这时候人们自发按各自所处的方位,过万人缀在绳索上,街巷两边观战助威的也有两三万。人潮犹如大海的波浪,忽而向北,忽而向南,势均力敌,不分你我,抗争之下,待到力气耗完,力胜一方就会拼死拼活地扯动绳索呼啸而去。这样前后三次,来回缀接,时间也消耗在了子夜十二时后。到正月十六最后的兴奋发泄完之后,不管是谁输谁赢,反正男女老少过年的欢闹随着不分民族,不分男女,忘却季节的正月十六结束。一个对新春来临的希望从此埋下了丰硕的种子……